2021年5月12日,工信部在京召開信息通信行業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化對電話卡、物聯網卡等重點業務的風險整治,精準整治非法買賣“電話卡、物聯網卡 ”。由于物聯卡與普通手機SIM卡十分相似,市場上出現了真假難辨的“流量卡”。“無需實名認證”的特殊性,更讓物聯卡成為網絡詐騙新工具。
在當前多起投資理財詐騙,網絡貸款,兼職刷單,洗錢轉賬等涉網絡犯罪中,犯罪團伙大量使用了物聯卡。多地公安民警提示物聯卡市場快速發展,但受監管滯后的影響,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也給網絡安全帶來了較大的隱患。因此,實名制的規定可以一定程度的避免物聯卡犯罪的出現。
除此之外,大量流通于市面的物聯卡不僅讓非企業用戶比較容易使用,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還讓一些游走于灰色地帶的“羊毛黨”發現了新機遇,不合法的電商平臺大量出售物聯卡給個人用戶,低廉的價格,虛標的高額流量,吸引了大量的個人用戶,當然,割韭菜的銷售方式也讓越來越多的人上當受騙。
2021年5月12日,工信部在京召開信息通信行業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強化對電話卡、物聯網卡等重點業務的風險整治。會議要求,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聚焦突出問題,以更為嚴格的精準治理措施,更加深入地推進“斷卡行動”:建立完善“二次實人認證”、快速停復機協同工作機制;強化異常卡監測發現,著力清理整頓“睡眠卡”“靜默卡”“一證多卡”虛擬運營商存量卡等高風險號卡;加大對涉詐互聯網賬號及網上涉詐信息的關聯處置力度;通過強化績效考核、優化調整考核指標、建立掛牌整治制度等方式進一步夯實企業反詐責任體系。
所以小編建議,賣家不要投機取巧,一經發現嚴肅處理,買家要擦亮眼睛,不要輕易相信一些低價高流量的宣傳,要多考察物聯卡代理商資質,多對比,多學習,盡量不少一次購買大量物聯卡,避免損失嚴重。